为传承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提升人民对古建筑文化的认同感,11月1日,“筑青禾”志愿服务队走进滨州市市西街道欣民社区,开展了“城市碎片,记忆拼图”古建筑文化宣讲活动。通过趣味讲解、动手实践、提问辩答等形式,引领社区各年龄段居民深切体悟古建筑文化的内涵。

活动初期,志愿者宣讲方式别出心裁,以“一只猫”的视角向居民介绍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风格与精湛技艺。“榫卯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,利用卯榫加固物件”。志愿者语言简练,结合如北京故宫、西藏布达拉宫等经典建筑案例,更深层次的讲解古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原理。居民们听的津津有味,积极回答问题,现场气氛活跃。

为了让居民们更近距离去观赏古建筑之美,志愿者拿出了两件古建筑模型逐个给居民们展示。“飞檐翘角不仅是美学,还能让雨水流得更远”诸如此类的讲解引得所有人感慨:“原来中国古建筑竟是‘好看又实用’”。

随后,在韩书记的带领下,志愿者与居民们一同走进五老志愿者红色教育传承书屋,聆听红色教育的发展和兴旺历程,了解红色资源的激励涵育作用。这小小的书屋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、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,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力量,令所有人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。

下一步,学院将结合专业特色,优化创新志愿服务活动方式,持续深入社区,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文化宣讲活动。志愿服务活动永不止息,唤醒沉睡的古建筑,讲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、源远流长。

